四川水泥
主办单位:四川省经委
国际刊号:1007-6344
国内刊号:51-1456/TU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4611 人次
 
    本刊论文
现存的太原近代建筑类型及典例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太原的许多近代建筑都在旧城改造的实施过程中或者在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机动交通的需要下被逐步拆迁或破坏,近代建筑同文化遗产一样,同样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我们无权毁坏。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太原现存的近代建筑主要有五类:遗址类建筑、中国传统样式、中西结合、西方样式、中国近代建筑,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归类和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city's developmentmany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s of the old city building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r to meet the modern city of high-speed, mobility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needs was gradually demolition or damaged, as the cultural heritage, modern architectures are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arrier, We have no right to destroy them. The author in the study found, Taiyuan, the existing main modern buildings have five categories: Site categories Archite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Western style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is paper, I am carrying out a detailed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关键词:现存的  近代建筑  遗址类建筑   中国传统样式  中西结合  西方样式 中国近代建筑

[Key Words] Existing Modern ArchitectureSite categories Archite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Western style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太原的近代建筑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但由于太原地处内陆城市,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城市比较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致使山西的近代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发展缓慢,建筑规模小类型也较少。

具体地说现存的太原近代建筑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遗址类近代建筑:顾名思义,这些近代建筑由于历史或其它原因都被彻底毁坏,在它们的遗址上又重新修建了其它类型的建筑物。一部分遗址类建筑在其原来的位置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称号但建筑物已经经过多次重建或改建,建

筑类型已经不属于近代范围,如:位于钟楼街与柳巷交叉口处的开明照相馆;位于桥头街的老乡村饭庄、晋新书社等等。另有一些遗址类建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遗迹,太原的第一个工业建筑——太原火柴局,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火柴已经不适应历史的发展而被淘汰,因此,火柴局也就不复存在。而一些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共建筑,湖广会馆、霍州会馆也成为历史的遗址,会馆建筑是随着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联络乡谊、维护同乡同行利益、公议现行、聚岁演戏及各种庆典、购置冢地、供落魄同乡暂时居住等多种功能,这类建筑的布局一般为多进的四合院形式,但装饰比民居华丽,是初期具有旅馆、剧院性质的近代建筑物。

二、中国传统样式的近代建筑:所谓中国传统样式的近代建筑是指建筑物的建造年代属于近代范围,但建筑的整体结构、造型或大部分构件仍然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受西方建筑形式冲击很少或几乎没有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建筑物多见于民居类近代建筑,建筑的平面布局采用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檐口、吻、屋顶等仍采用中国传统的语言来表示。督军府,现为山西省政府所在地,辛亥革命以前是清代巡抚衙门,辛亥革命以后,山西督军公署进驻后对它进行了改造和新建。现在中轴线上有门楼、大堂、二层砖石结构的楼房、礼堂和进山楼,轴线两旁保存有第一进院东、西共四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和大堂东的内北厅,这一组建筑物,在总平面布局上仍采用中国传统的轴线对称布置手法。

另有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位于开化市的李氏民居,李氏民居是清朝道台府大人的居住场所,共有五进院落,99间房屋(现在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比较完整的有四进院落53间房屋,分别是27号、28号、29号和30号院落,其中28、29号院落设施完善,院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有专门用于居住的卧室、佣人房、厨房、储存间等,每进院落都有很强的中轴线,正房、东西厢房和门楼依次沿轴线展开。

三、西方形式的近代建筑:这类建筑多见于教会修建的教堂、医院以及教会设立的学校等教会建筑,这时期的建筑是太原近代建筑发展的早期类型。教会建筑的传入使得太原旧城出现了早期的“洋房”建筑。洋式建筑一般由西方设计、施工,体现了比较正宗的西洋建筑形式。

太原地区,现存的西方样式的典型代表有太原总堂即太原主教区大教堂,该教堂位于大北门街(现改名为解放路),1903年开工,1905竣工。除教堂外,还有修道院、印书馆、中小学校、医院、育婴院、神父住所等。教堂坐东朝西,系罗马式建筑,堂顶高20米,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堂正面两侧有西式钟楼两座,南北相望,正中有高达10米的山花,山花顶部有4米高的铁十字架。另一个比较突出的代表建筑是山西省银行,山西省银行是纯欧式建筑,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中西结合的近代建筑,这类近代建筑体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融、新旧接替的过度时期,既交织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也经历了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搭接,它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比较复杂,但它的主要特征即体现在“中西合璧”的内容上,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典雅也具有西方建筑的活泼秀美。据调研得知,太原现存的近代建筑中以此类居多,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位于太原市侯家巷,由英国传教士敦崇礼(Moir Duncan)负责修建,清光绪三年(1904)秋,新校舍建成。山西大学堂新校舍现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使用,原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原有建筑呈中西结合风格,中轴线上建有大礼堂、大成殿,大礼堂由主楼与两侧附属楼组成,主楼宽三间,顶部有平台,上建有一座方形钟楼。大礼堂前有大成殿,红墙绿瓦,殿前设有赏月台,可容纳五、六百名学生。山西大学堂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分别建有西斋讲堂、藏书阁、阅览室、仪器室等;西区建有中斋讲堂、中斋讲习宿舍、学生宿舍。东区建筑具有西洋风格,西区建筑则有中国传统特色。

位于万寿宫街的基督教堂也是这种风格的典范,该教堂位于万寿宫街东侧,坐北朝南,砖木结构,解放前系太原地区基督教徒的主要集聚地之一,解放后被太原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收回。教堂平面设计简洁,呈“T”字型,规模不大,东西长19.6米,南北宽21米,教堂的正面设在长边。据资料记载,基督教传入中国  的过程非常曲折艰辛,因此当基督教最后一次传入的时候,尽量做到了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因此教堂的整体风格是西式风格,典型的特征有垂直而上的壁柱、科林斯柱式、哥特式的尖券窗;而细部的装饰则有中国结、曲线旋涡状的山花等中国元素,这种中西结合的风格更容易让中国人接受。

五、中国近代建筑,这部分建筑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近代建筑,它不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为主要特征,也不同于西方样式的近代建筑,不包含西方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它是随着中国设计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些新型的建筑类型,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民国时期的同蒲大楼,同蒲大楼原为饭店,解放后改为办公楼,最初的形制为二层半,后来又加设一层。同蒲大楼的开间不大,约为4米,墙体厚约1米,整幢大楼敦实、厚重,外表装饰比较细腻,窗台下有三道线脚,是当时近代建筑的代表。

太原的近代建筑,尤其是民国时期那些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功能的建筑,大多具有典型意义。在太原特色文化名城的建设当中必将会产生独特而重要的影响作用。全力保护并修复这些近代历史建筑,并根据各自特色,将其建成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展示馆。当前,太原市正在申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相信这些保存完好的近代建筑会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申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捷  太原市志(第六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

[2] 唐彦生  山西通志·民族宗教志·宗教篇[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7

[3] 郝树侯  太原史话[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56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四川水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四川水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